开云官网-迎来胜机:球队备战士气高涨
“乒乒乓乓,乒乒乓乓……”当清晨的阳光温柔地散落在树梢,荣华街道天华园二里居委会二楼的一间屋子里已传出热闹的声响,新康乒乓球队的几位成员右手拿着球拍,双目紧盯在球桌上来回跳跃的小球,双脚跟随球运行的轨迹不断调整着方向,清晨便在这清脆的“乒乓”声中被彻底唤醒。而说起此情此景的产生,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天华园二里的志愿者、新康乒乓球队的队长——张冬。
以球会友 社区刮起运动风
说起来,张冬也已是花甲之年的一位老人,但如若没人问起他的年纪,仅从外貌和精气神上来看,初次和他见面的人,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今年已有63岁,而这一切跟他年轻时热爱体育运动密不可分。“上班的时候就特别喜欢运动,游泳、网球啥的我都会。”坐在居委会办公室里屋的座椅上,张冬面对记者侃侃而谈,身上的黄色半袖运动衫让他看起来更显精神和年轻,“不光是这些,因为家住东北,小时候我就对滑冰运动有特殊情结,后来在北京学习、工作,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没法常常滑冰,我还专门去学了轮滑……”一说起跟运动有关的事,张冬的话匣子就像被打开了一样,开始了就完全停不下来。从这些话语中,也让他年轻时运动健将的模样仿若出现在眼前。
只是,再高的运动热情也敌不过没有竞技对象的寂寞。从外交部退休后,张冬有了更多运动健身的时间,但受场地、约对手等原因的限制,他经常一个人运动健身,这让性格开朗的他渐渐感觉到枯燥无味。直到几年前,他在社区遛弯时发现居委会门外的大厅里有人打乒乓球,让他找到了充实自己退休生活的新的“打开方式”。“正好我也挺喜欢打乒乓球的,之前还专门跟专业教练学过。”于是,不必深思熟虑,张冬随即加入了打乒乓球的“阵营”,并以球会友,结交了社区20多位乒乓球运动爱好者。
亦师亦友 球队人气渐高涨
在那之后,张冬的身影就频繁出现在居委会门前的大厅里,并和其他球友以居委会的名义陆续参加了街道及市区两级的乒乓球比赛,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这些成绩也吸引了更多乒乓球爱好者的加入。于是,为给大家提供规范化的场地,让大家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张冬提出了成立新康乒乓球队的提议,并在居委会的协调帮助下,争取到二楼乒乓球室的免费开放使用权,筹集资金对室内地面进行装修,配备自动发球机等专业设备,为大家提供了练习和切磋球技的专业场地。随后,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的新康乒乓球队已经从原来的20余人发展为现在的拥有80多人固定球员,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7岁,年龄最大的70多岁,成员不仅来自金地、境界等周边社区的居民,更有从方庄、马驹桥慕名前来的球友。
但这些却并非新康乒乓球队人气日渐高涨的主要原因。“每个社区都有乒乓球馆,但是是否有人气就要另说了。”张冬告诉记者,球队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爱,一方面是因为球队里有很多高手,大家能找到实力相当的对手,另一方面是因为球队的“包容”。原来,在球队成立之初,不论有无基础,只要是热爱这项运动的球友都可以加入新康乒乓球队里,并可享受到队内经验丰富球友的义务指导。此外,张冬只要没事,每天下午三点到晚上八九点钟都会待在训练室,在自己运动的同时也带着队里的一些初学者一起玩,让更多人感受到乒乓球运动的乐趣,用他自己的话就是“能和高手过招,水平差的也能完全对付。”
热心公益 传递社会正能量
而对于张冬来说,乒乓球又不仅仅是一项全面健身的运动,同时也是他和球友们在社区传播正能量的途径。他告诉记者,不论是街道、居委会的发起的捐款、捐物,还是环保等公益活动,自己和球友们都会积极参与。除此外,新康乒乓球队的成员们到敬老院各展所长、表演文艺节目,给那里的老人送去温暖。为避免社区流浪猫、狗泛滥,他们还对其进行捕捉,联系流浪宠物公益组织,以较低价格给塔做绝育手术,并自费给买来猫粮狗粮,细心喂养、照顾它们。
本报记者 于晓玲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